经历八月,走出八月 —— 观看纪录片《八月》有感 

追逐远方的梦

 

人生不过三万天,分了一年四季十二月,一天三时十二辰,命运总会对某些段落特别关顾,留下深重的烙印。对于我和儿子来说,八月,就是那被反复冲刷的时光:

17岁的八月,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;

21岁的八月,他开始了第一次骑行;

许许多多年的八月,他漂泊在外,顶着高温热汗,编织着演员的梦想;

3年前的八月,他的梦想被史无前例的惊变撕碎,凛冬骤临……

2年前的八月,伤痕累累的他再次骑行,因故被迫中断;

去年的八月,他从云南出发,终于完成了从香格里拉到拉萨的骑行,也“带”回了《八月》。

我仍记得第一次看《八月》的心情。作为儿子担任纪录片导演的处女作,我对它既有期待,又有忐忑。当人生的大起大落都被无限压缩在一个既定的位置,当关于梦想和伤痛的心路历程通过镜头被淋漓剖析,我是否能直面这份同样亲历的沉重?他骑行中领略的风光和人与事,又会带来怎样的新鲜感和触动?字幕最终落下的一刻,我感到内心无比的激动和震撼!他用简洁凝练的文字,鲜活灵动的画面,富有哲理的语言,坦荡地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,把所有的渴望、迷茫、痛苦、坚强、无畏、平静,把所遇见的山川河谷和芸芸众生,都浓缩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镜头里。方寸天地,是只属于他的八月记忆,也是他给予我和所有关心、爱护他的人的一份独家“共振”。

 

【梦】

“梦,之所以人人向往,也许不仅是因为它美好,还因为它足够遥远,远到几千公里外,远到十年后的未来。”

梦想无远弗届,人生的底色因为梦而变得五彩斑斓。

儿子心中的梦,是炙热的。他热爱篮球,热爱舞台,热爱生活中的点滴意趣。他出生在江西最小的地级市——新余,从小地方走出来,一步步艰难而踏实地向着梦想前进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他为了实现梦想,自律严格地完善自我,像个苦行者一样,从无懈怠。他享受过掌声和美梦成真的快乐,但随着三年前令人猝不及防的灾难,一切梦想破灭了,他落到了生活的低谷,被尘埃裹挟……但值得安慰的是,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我,而是选择舔舐伤口,拍拍尘土,继续振作,脚踏实地与爱他支持他的人一起,继续未完成的追梦之旅。

旅途何其路漫漫其修远,在这一场“共振”的梦中,他披荆斩棘,克服了重重困难,有些东西改变了,有些东西却一直不变,那就是善和爱!“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,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。”我认为在这点上,他是勇敢的,更重要的是,在热爱生活中,在历尽磨难后,他依然长怀感恩之心,依然会想“我其实是个被命运眷顾的人”!

梦之所以伟大,因为无垠浩瀚,充满足以穿透黑暗和沉寂的光;梦之所以难得,因为稍纵即逝,需要用热爱和勇气去滋养;梦之所以成真,因为贵在坚持,造梦人穷尽一生,孜孜求索,哪怕身处废墟,也要把尘土重塑成自己的城堡,用善意和坚强燃亮生命的光,照亮自己和他人。

有梦不老,大道不孤,儿子,我为你骄傲!

 

【声】

每个人都不是孤岛,都渴望被听到。

曾经,儿子能很自然、很自信地对所有人说出自己的名字,而在灾难发生后,他就像孤独的爱丽丝,只能发出52赫兹的鲸歌,在大海深处孑然一身,不再被“听见”。

彷徨无助,不足以形容一个突然“失声”的健全者的精神绝境。

不敢出门,不敢见人,害怕被扭曲的事实如影随形,何去何从?无所适从。

声音,就这样消失了,直到吉他重新把它召唤——“音乐,就像是一个会永远陪伴着我的不离不弃的朋友。”儿子通过吉他找回了自己的声音,从小喜欢音乐的他,又幸运地被音乐救赎。

还记得那段时间,我也在被他的音乐救赎。在厨房里做饭的时候,听到他在客厅里练吉他、唱歌,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头的事,坐在他旁边听他弹吉他。听着乐声,心里会有片刻的安稳,“只要还有音乐,生活好像就可以重新开始。”

那一刻,离尘嚣很远,离希望很近,或许这就是音乐构筑起的梦,有着梦中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。

去年八月在香格里拉,儿子拜访了邓珠老师,他也热爱音乐,喜欢在草原上唱歌拉弦子,喜欢在唱歌前说一句“世界和平”。他乐观热情,也曾遭遇过生活的磨难——十年前,他第一家弦子吧在香格里拉大火中化为乌有,但两个月后,他就开起了第二家,并且用“快乐”来命名。纪录片里,邓珠老师谦虚地说,自己除了拉弦子什么都不会,但在我看来,他其实只是对弦子有着充分极致的热爱,而愿意为其摒弃许多。因为热爱,所以无惧,因为热爱,所以声音永远不会消失。

每一个声音,都是世间万物活动的证明,都值得被听见,无论是对向外界,还是对向自己。

儿子一直很热爱篮球运动,这个“伙伴”让小时候内向的他有了更多的朋友,变得更自信。他打出过不俗的成绩,获得了MVP的称号。即便曾经因为腿伤不能打球,但他通过不懈努力,终于又走进了球场,现在仍不时技痒,有空就和朋友们组一场。

在秋那桶的时候,儿子和两个比他小一半的孩子打了篮球。他们兄弟俩都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。儿子带着他们规划篮球场,还打了一场“友谊赛”,拉近了彼此距离,成为可以参观秘密基地的朋友(虽然因为桥被大雨冲断了,没去成)。篮球拍打地面时发出或轻或重、或缓或急的声音,同样是心里坚定的鼓点,仿佛对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自己打招呼,说:“嗨,我在。”无论是无畏的、横冲直撞的,还是成熟的、要跨越山峰的自己,永远都不会放弃用声音去表达。

我声,故我在。

 

【心】

21岁那年的八月,儿子花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,第一次骑行了2000多公里,抵达拉萨;10年后的2022年的八月,他重新出发,登上了雪山,但旅途因故暂停;1年后的八月,他终于再次启程,香格里拉、秋那桶、仁龙巴冰川、然乌、来古冰川、墨脱、通麦、巴松措、拉萨……游历大好河山,感受超然壮丽和人间烟火,在风景与风险中,完成与自己的约定。

他在漂流中心遇到了流虻和哆啦,其中流虻有一段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:

“第一次到拉萨,感觉是天堂,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境;第二次去发现是弄堂,原来那里也充满了生活气息;第三次再到拉萨,觉得像澡堂,在人间烟火后面还有很多的光,可以帮人们洗去心里的尘埃。”

天堂,那就是“梦”所在的地方;弄堂,是“声”沸扬的地方;而澡堂,是“心”被洗涤的地方。

人生皆道场,最难也是最核心的,就在于看见自己、面对自己、成为自己。

想要做到,那就要拨开云雾,让心平静下来,让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方向。

我觉得,儿子在这趟旅程里是很有收获的,他有了更多时间与自己的内心对话,也在与不同的人、与自然交流中,寻找到了一些不被修饰的真实答案,变得更加从容、有力量。正如他所说:“这两年从谷底向上挣扎的经历让我理解了一点:找到内心的平静,可能是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最难的事;但如果能拥有这样的平静,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力量。”

在我看来,心的力量,最重要是真诚。不违本心,纯粹自我,坐言起行。

作为骑行者,并没有因为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而退缩,而是为了体验更多的可能性,毫不犹豫地选择前往;作为过路人,因为他人(向大姐)的信任而感受到真切的幸福;作为导演,一丝不苟地做到最好,把最真实的情感投射在镜头语言中……我认为,这就是心的力量,可以果敢,可以柔软,可以坚韧,摒除杂念,一往无前。

 

儿子在找寻自己。在真实世界中挣扎向上,在内心世界中汲取力量,人在空山,明心自见。他在寻找那个有梦想、爱说话、爱笑、爱每一天的自己,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答案。

我心疼他,爱惜他,佩服他。还记得2022年那次骑行,他摔了很重一跤,伤疤至今还在。每次想到那一幕,我内心都会咯噔一下。但他还在坚持前行着,为自己打气:“活下去!走下去!”

他经历过无数个八月,曾经欣喜其中,也曾经深陷其中,被黑洞吞噬过的伤口可能永远不会消失。但正如他说:“拉萨不是一个终点,它在我到达的那一瞬间就成了起点。八月就要结束了,往后的每个八月依旧会来。我依旧会在路上。”

《八月》是我的儿子——张哲瀚自我疗愈之旅的纪录片。画面恢宏而唯美,语言平和而有温度,文字精准凝练而哲理深刻,故事真实丰满与自身经历契合而自然不拘,整个纪录片给我的感觉是:满而不溢、哀而不伤、平而不淡。

以后的日子还会遇见每一个八月,经历每一个八月,是人生既定的轨道。但八月也可以是生命的奇点,走出八月,无数种可能性在这里诞生。或许,就在下一个瞬间,在心念萌发的刹那,一个新的宇宙由此开启。

让我们一起经历八月后,也一起勇敢地走出八月、一起遇见更好、更明媚的八月!阳光地,活下去!走下去!

Uncategorized

510 评论
最新
最旧 最多投票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

祝你眼里有星河,心中藏月光

星星会不会趁着人间烟火坠落时,偷偷溜下来见想见的人,晚安,想你

眼睛追逐文字追得累了,便合起书放在膝头,仰起脸,侧耳倾听涛声雨声风声

研究显示:每晚睡前一小时喝一杯热牛奶,会比不喝牛奶的人多花几块钱研究显示:每晚睡前一小时喝一杯热牛奶,会比不喝牛奶的人多花几块钱

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,有趣的肚皮弹来弹去😋

晚安💤💤💤💤💤💤💤💤💤💤💤

溫柔是宝藏,你也是❤️

我一直以为我是世界上最美的女生,直到遇见你,才知道是我们

今晚看直播啦

阿姆斯特丹

再看一遍还是被这对母子打动

霞姐也是很了不起的人,祝霞姐身体健康天天开心🫶

“活下去 走下去”

七百万次惊人 太棒了

人生历经几十个八月,从未如此般刻骨铭心,好在,未来还有无数个八月。

希望《八月》在首爾演唱會前,破800萬!!

很喜歡你在直播時,分享生活點滴

近月太多好消息,直播與船員暢談感受 😊😊

知道船長忙於練習跳舞😃😆😄

很久沒有直播了!☺️😄